紹興廚師“造”的炒菜機器人被“請”到美國當“大廚”
“手”快:一鍋7公斤重的青菜,42秒就炒好
能干:川菜、湘菜、杭幫菜,樣樣拿手
身在異國他鄉也能吃上可口的“家鄉菜”,這對很多人來說,是一件奢侈的事。紹興廚師卻讓這份奢侈變成了“大眾幸福”。經過一個月在中國的測試,昨天,美國一家知名連鎖餐飲公司正式向紹興的浙農茂陽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發出訂單:“請”10臺“茂陽智能”的炒菜機器人赴美做“中餐”。
“非常能干,川菜、湘菜、杭幫菜……全都拿手。”昨天,記者電話聯系了這家連鎖餐飲公司的代表陳先生,他驚喜地說,測試期間,炒菜機器人表現出色,美國當地不少中餐廚師還特地趕來品嘗機器人的廚藝。
其實,炒菜機器人引來出口訂單是意外之喜。“當初研發炒菜機器人,主要是拓展凈菜物流配送產業鏈,解決從食材到烹飪過程的食品安全問題。”“茂陽智能”副總經理李波說。
作為全國凈菜配送龍頭企業,浙農茂陽農產品配送有限公司服務國內學校師生人群達60余萬人。去年8月,公司投入1億多元,組建科研團隊,成立了茂陽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全速推進炒菜機器人產業化進程。
“雖然‘茂陽’介入智能制造較晚,但研發炒菜機器人卻找準了切入口。”市經信委高新處負責人說。
“茂陽智能”的首席工程師是一名叫潘錦敏的廚師。見到潘錦敏時,他正在車間與技術人員一起優化機器人的“手臂”結構。“中國人習慣‘炒’,炒小鍋簡單,炒很重的大鍋就是件痛苦的事。”曾在溫州華僑飯店擔任廚師長的潘錦敏擼起袖子,順勢作了一連串“晃、翻、推”的動作,他深有體會地說,用大鍋使不出這些功夫。怎么辦?許多學校、企事業單位的廚師干脆拿鐵鍬來炒菜。“結果因受熱不均衡,味道可想而知。”潘錦敏說。
炒菜機器人必須能干廚師干不好的活,才有市場。為此,潘錦敏聯合裝備制造專家,攻關炒菜機器人的“手臂”本領,讓機器人學會廚師的一招一式。這還只是第一步。一些大企業員工來自五湖四海,怎么滿足他們的“家鄉胃”?茂陽智能公司又請來各派菜系廚師,將菜系特點通過數據植入炒菜機器人的“大腦”。“只要掃描二維碼,炒出來的味道就‘標準’‘地道’。”潘錦敏很自信地說。
“在美國,喜歡‘中國菜’的除了中國留學生、游客、華人,還大有人在。”美方代表陳先生以美國公司為例介紹說,每天點“中國菜”的比例現在已經占到四成以上。于是出現了一個難題:一方面,“中國菜”越來越受歡迎;另一方面,在美國很難招到有經驗的中國廚師。“能炒出中國味的炒菜機器人到了美國,相信會大有作為。而且,它自帶油煙處理功能,綠色環保。”陳先生坦言,這些設計都是美國公司愿意花大價錢下單的原因。
除了國外公司用上了紹興炒菜機器人,國內一些企事業單位也用上了它。“嘀嘀嘀。”昨天中午11時許,諸暨技師學院,一鍋7公斤重的青菜從下鍋到出爐,42秒,出鍋的青菜翠綠好吃。學院食堂負責人陳天倪說,學校有3000多名師生,眾口難調。自從用上炒菜機器人,學生對食堂的滿意度提高了10個百分點。
據悉,茂陽智能公司的炒菜機器人自去年下半年上市以來,不但在國內熱銷,還遠銷新加坡、美國等地。目前“茂陽智能”收到訂單已超過100臺。
?
(何超群)
(轉自《紹興晚報》2018年1月18日第3版)
http://epaper.sxnews.cn/sxwb/html/2018-01/18/content_3_11.ht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