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黃葉開始絢爛一個城市的時候,從杭州出發,越過三個縣市的距離,風塵仆仆地趕回家,一路顛簸,顛去了都市的鉛華和浮躁,好讓那片純凈的碧湖接納這個不常回家的孩子。
“西子三千個,群山已失高。”想起了前輩的詩句,可惜自己才疏學淺,只能任這一汪碧水溫潤了我的雙眸。湖水串起的明珠似也的山島下,不知還有沒有在湖邊嬉笑著浣洗的青衣女子,和光著腳丫戲水的伙伴。
秋日暖暖的陽光清清淺淺地灑落在湖面上,一如既往地溫暖著漂落的小船。記起年幼時最喜愛做的,便是偷偷爬上勤勞的鄉人們即將出行的小漁船,等著唱著漁歌的農夫搖起櫓,然后開啟馬達,噠噠地駛向湖中,蕩漾在湖水的清波里,第一次感受到她的包容和廣袤。
這一汪湖水,用她的博愛和富饒,養育了前前后后的子民。看著父輩們站在船頭,沉沉地吆喝一聲,將漁網重重地撒向湖面,心里依舊有著少年時的敏感——這經緯交錯的漁網,該是編織了這片年輕而沉著的“母親湖”多少往事啊!
?
?
沿岸有綠樹作幕、山花野草作氈,山景在水中彎彎曲曲繡成了一道綿延不絕的黛青色的水幕,間或還有緋紅的碩果點綴,在水中搖曳生姿,不勝嬌羞。即便現在到了深秋,也聽到了小鳥的啁啾,在山間回蕩,在湖面上飄遠——清脆,明凈。這個季節回去,是最最幸福的,光腳趟過淺淺的湖灘,任性地爬上對岸的果樹,體味收獲的滿足——這份滿足便可消耗一個下午的時光。
日子仿佛是彎曲的航道,我似一葉扁舟,開始歪歪扭扭地向前試航,試圖駛出這片清湖,到更加廣闊的天地馳騁;不料想,兜兜轉轉后,這葉扁舟仍愿意在這片清湖里陶醉。
所以,人生才剛剛開始,我便已經開始癡癡地企盼,有一天,可以重新回到滋養了我童年少年的這汪碧水,于山前水尾,筑半尺竹屋,雖無“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詩意,卻也為做農人而飄飄然自得其樂。
這灣群山寶島環繞的明湖,雖偏遠而常無人問津,但有懂她的人在,有山,有水,她便不寂寞,靜靜地用四季的輪回譜寫淳安那質樸而醇厚的熱情,一如那志存高遠的心境: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任意;靜觀天際云卷云舒,諳盡世中滋味。
(浙農愛普 鄧志梅)